儿童鼻出血的应对方法有哪些
作者: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日期:2019-06-06
儿童鼻出血多发生于4—10岁,并且90%以上的儿童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。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由动脉和静脉血管构成的血管网。这里的粘膜薄,静脉没有瓣膜,医学上称为鼻腔易出血区。由于位置靠前,当受到外力冲击时,不堪一击,很容易发生出血。
鼻出血的原因很多,有局部的,也有全身的。局部的原因有鼻部外伤、鼻前庭炎、鼻腔异物、鼻血管瘤等;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、再生障碍贫血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肝硬化、维生素C缺乏、血友病、白血病等。
孩子鼻出血时,家长千万不要慌张,应将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,头略向前倾,不能仰卧位,也不能头向后仰,以免血液呛入呼吸道。若血流入咽部,刺激咽部咳嗽后会加重出血。这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,用手指在鼻翼上稍施加压力3—5分钟,也可用消毒棉花蘸0.1%肾上腺素溶液或云南白药,填塞鼻腔10分钟,然后轻轻取出棉花。
鼻腔是呼吸道的哨所,鼻腔内有一层粉红色的粘膜,粘膜上分布着血管和腺体。当吸入外界干燥的空气时,鼻粘膜具有加温、加湿和过滤空气的作用。春天气候干燥,鼻腔粘膜也干燥。有的小儿总爱用手指挖鼻孔,这时会损伤鼻粘膜,造成鼻子出血。
为了防止室内干燥,可在地面上洒些水,或用空气加湿器,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。让孩子多喝水,多吃蔬菜和水果及富含营养且清淡、易吸收的食物,防止维生素C、B1、B2等的缺乏。鲜生地、鲜白茅根、鲜芦根各30克,水煎服,每日1剂。连服5天。也可把空心菜250克洗净,和糖捣烂,冲入沸水中饮用,起到清热凉血的功效;鼻腔内经常涂一些金霉素或红霉素眼药膏,以防止鼻部粘膜干燥,另外要戒除孩子挖鼻孔的不良习惯。
目前耳鼻喉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。耳鼻喉疾病虽无生命危险,但涉及面广,并且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,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,是一家专门以耳鼻喉领域发展为己任的专科医院,医院不断引进国内外优秀医学人才,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医疗设备,一直走在全国耳鼻喉研究、治疗领域的最前沿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,点击咨询在线专家或拨打免费专家热线:023-6353999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