・  全国连锁
・  医保/新农合定点

023-63539999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耳科中心 > 中耳炎 > 警惕中耳炎,从这些方面入手!

警惕中耳炎,从这些方面入手!

作者: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日期:2021-03-29

  中耳炎的危害很大,因此大家要注意预防,发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,避免因治疗不及时加重病情,要重视中耳炎的治疗及预防,越早治疗越好,期间不要自己随意用药。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,以免因用药不当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。
 
 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中耳炎呢?
 
  中耳炎的预防
 
  1、预防感冒
 
  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基础,若不慎感冒应及时治疗,在感冒期间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增多,此时不可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。
 
  2、注意耳部卫生和保持耳部干燥
 
  生活中注意耳卫生,游泳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,掌握正确游泳方法,避免游泳时外耳道压力突然增高,使耳膜震裂,发生感染。
 
  3、预防急性传染病
 
  中耳炎往往是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并发症,常在麻疹、腥红热、中毒性菌痢、肺炎、流感等病的后期发生。做好传染病的预防、隔离和早期治疗,增强机体的抵抗力,也能减少发生中耳炎的机会。
 
  4、预防临近器官
 
  鼻腔鼻咽部疾病要及时适当的处理,小儿肥大的增殖体,要及早医治,得荨麻疹等急性传染病时,要多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卫生以防止中耳炎。
 
  5、正确喂奶姿势
 
  不要卧位给孩子喂奶。喂奶时将小儿抱起,避免过急或奶嘴上的孔过大,喂奶后轻拍后背。
 
  6、避免耳外伤
 
  如果给孩子挖耳朵时,动作要轻柔,避免损伤耳内的皮肤黏膜而引起感染。
 
  7、合理饮食
 
  饮食要清淡,容易消化,营养丰富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。
 
  中耳炎常见误区
 
  误区1:没有耳痛、耳道流脓就不是中耳炎
 
  中耳炎包括急性、慢性细菌性(化脓性)中耳炎,卡他性(分泌性)中耳炎,胆脂瘤型中耳炎几大类。
 
  耳道溢脓,急性期有耳痛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。
 
  但分泌性中耳炎则无耳道流脓症状,也较少出现耳痛,可仅有耳闷、听力下降症状。部分胆脂瘤型中耳炎也可无耳道流脓症状。
 
  误区2: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、危害小
 
  非化脓性中耳炎由于症状不明显,常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,与症状明显的化脓性中耳炎相比,早期就诊率低,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容易发展成慢性中耳炎,危害更大。
 
  隐匿性胆脂瘤型中耳炎还会引起面瘫、脑膜炎、脑脓肿等并发症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
 
  误区3:耳道“出水、流脓”就是中耳炎
 
  除中耳炎外,不少耳科疾病也有“出水”症状。比如外耳道炎,有时可表现为耳道“出水”,伴细菌感染时,会有流脓。
 
  其与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鼓膜完整,无穿孔。此外,外耳道毛囊疖肿破溃、外耳道肿瘤继发细菌感染时,也可有流脓的表现。
 
  误区4:耳道流脓时,不宜手术
 
  以前,由于受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,大多数慢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。
 
  若确实需要手术,必须在停止流脓半年以上才能实施,否则会影响手术效果。
 
  如今,由于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,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即使在化脓期也可以接受手术,不必顾虑流脓是否会影响手术效果这个问题。
 
  误区5:中耳炎手术容易造成面瘫,能不做尽量不做
 
  由于耳科医生的操作水平有差异,间或有手术后面瘫的报道,且面瘫影响面容易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。
 
  由于面神经就走行在中耳鼓室和乳突腔,手术中从面神经表面剥离病灶难免会刺激神经引起水肿,只要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发生面瘫。
 
  耳显微外科技术越领先的地方面瘫发生的几率也是越低的,一般这种机构的发生率在几百分之一到几千分之一,最后不能恢复的就更少了。
 
  误区6:中耳炎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并消除耳鸣
 
  中耳炎病程多较漫长,长期的炎性刺激会影响内耳系统,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及耳鸣。
 
  手术虽可完全清除病灶和重建听骨,但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复因听骨损害、鼓膜穿孔引起的听力下降,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害无效,也不能直接减轻耳鸣症状。
 
  不过,病灶的清除对耳鸣的间接恢复还是有帮助的。
 
  误区7:治疗中耳炎,只要吃抗生素就可以了
 
  这种观点比较片面,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很多,并非吃吃抗生素那么简单。
 
  比如,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针对病因(如鼻炎、鼻窦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等)进行治疗,可选用滴鼻剂、中成药、抗生素等药物急性中耳炎患者除用抗生素外,有耳痛的患者还需要用滴耳剂;慢性中耳乳突炎反复发作者、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尽早手术。
 
  误区8:中耳炎总是复发,是治不好的
 
  中耳炎反复发作、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炎性病灶,鼓膜未修复导致中耳鼓室进水、继发炎症。
 
  随着耳科显微技术的发展,部分中耳炎,如慢性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,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。
 
  误区9:预防中耳炎,只要耳道防水就可以了
 
  预防耳道进水仅对慢性中耳炎、鼓膜穿孔者有一定效果,对其他类型的中耳炎效果甚微。
 
  比如,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细菌性中耳炎,由于其发生与连通鼻子和耳朵的结构——咽鼓管的阻塞有关,故一切易导致咽鼓管阻塞的疾病均需防治,如鼻炎、鼻窦炎、鼻息肉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、鼻腔肿瘤、儿童增殖体肥大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