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声音嘶哑别大意,这些疾病要警惕!
作者: 重庆仁品耳鼻喉医院 发布日期:2023-06-15
重庆耳鼻喉医院:声音嘶哑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,喉部的各种病变均可导致声音嘶哑,喉部等发声器官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发育速度较快,状态相对不稳定。近年来,儿童声音嘶哑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。本文旨在介绍儿童声音嘶哑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。
引起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是喉部炎症性疾病、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、声带闭合不良
-
声带闭合不良多为声带闭合后部裂隙,无明确病因,多为先天性或特殊的发音方式引起。
-
(亚)急性喉炎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,多为感染所致。
-
声带麻痹均为单侧声带麻痹,病因多为外伤、感染、部分无原因,考虑为先天性。
-
喉乳头状瘤为手术后致声音嘶哑。
-
喉蹼为先天性,声带角化病因不明,可能与感染有关。
喉部炎症性疾病
婴幼儿期黏膜免疫功能差,易因各种感染而致喉部炎性肿胀,出现声音嘶哑症状。儿童
鼻炎、咽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易继发急、慢性喉炎,与流行性感冒及肺炎等急性传染病也有密切的相关性。
小儿急性喉炎是小儿喉黏膜的急性炎症,多为冬春季发病,继发于急性
鼻炎、咽炎,由病毒感染所致。病变主要发生于声门下腔,向下发展可累及气管。起病急,发热、声嘶、咳嗽为主要症状。治疗关键是解除喉梗阻,减轻喉水肿,使喉道更加通畅,多数可自愈。
慢性喉炎多见于学龄前儿童,主要原因是用声过度和用声不当以及其他呼吸道的慢性炎症。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反复发生、时轻时重,不伴呼吸困难。急性期可口服抗生素和激素,主要是让孩子少说话,使过累的声带得到休息,平时多喝水,及时治疗慢性咳嗽。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。
声带小结、声带息肉
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(声带小结、声带息肉)是引起儿童声音嘶哑的常见病。
婴幼儿时期(3岁以内)声带黏膜上皮基本发育完成,黏膜固有层发育仍不完善,纤维成分缺乏的无声韧带,因此声带显微结构呈现为均质状态(无声韧带)。声带纤维成分少,韧性和弹性不佳,因此声带黏膜在发生碰撞和摩擦时力度会变小,发生声带增生性疾病的机会就相应减少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固有层纤维成分也在逐渐地增多,10岁以后声韧带发育基本层次分明,但其纤维成分的密度与成年人相比仍较低。
因此学龄期声带息肉的发病率明显提升,首先采取嗓音训练保守治疗,持续的嗓音训练治疗在儿童声带小结的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,通过科学合理用声和规范治疗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分析病因可适量应用抗生素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、压缩药物雾化吸入等相关治疗。儿童声带小结经保守治疗后大多可痊愈,大部分在青春变声期可以自然消失,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。
对于嗓音训练无效及中、重度声嘶患儿,行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。儿童的声带息肉尤其是基底窄或带蒂者,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行全身麻醉喉显微外科手术,术后复发率低。
嗓音手术的目的是提高声门关闭程度,防止损伤正常声带组织。切除范围应遵循“宁少勿多”的原则,避免损伤声韧带。术后应避免一些容易引起复发的诱因,如刺激性食物、易致敏的变应原、用声过度等,术后2周内需休息,根据病情适当进行药物治疗。
对于儿童期慢性单纯性喉炎及声带小结等声带良性疾病,不仅要重视治疗,更应该注重提前防范,注意纠正其不良发声习惯,变声期嗓音保健,教会儿童正确运用发声技巧;尤其要重视对儿童日常生活行为和不良发音行为的分析,必要的心理疏导和纠正发音方式的嗓音言语治疗是必不可少的。针对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、鼻窦炎及胃食管反流等疾病者,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。
先天性畸形
大多数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胚胎时期受不良因素影响(如病毒、药物、维生素缺乏或过量、激素缺乏或过量等),妨碍喉的正常发育,引起喉部的先天性异常,包括喉软骨软化症、先天性喉蹼、先天性声带沟等。先天性喉蹼为胚胎8周发育时喉前部未能打开所致,其发病率在先天性疾病中较高,最常见为声门喉蹼,其发生于声带。
喉部处生长有喉蹼的幼儿会直接出现声音嘶哑的症状,哭闹的频率也要高于健康的新生儿,且哭闹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现象,呼吸困难的程度则与喉蹼的大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。非完全性的喉蹼则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术处理获取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对于婴幼儿若有声音嘶哑合并声带麻痹者,应首先考虑到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畸形及中枢神经系统、感染性相关疾病等问题,尽早做相关检查,明确诊断,必要时进行儿科、神经内科、感染科等多学科会诊。
喉乳头状瘤
是学龄前期儿童声音嘶哑重要的疾病组成部分。
小儿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以10岁以下儿童多见,常为多发、生长快、易复发。其多由喉乳头状瘤病毒HPV6和HPV11感染所致,是一种来自上皮组织的真性良性肿瘤。儿童患者声嘶逐渐加重,甚至不能发声、喉阻塞。
儿童乳头状瘤以反复复发性生长为特征,并且缺乏有效治愈手段,随着年龄的增长,青春期之后儿童乳头状瘤的复发频率也会大大降低,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显微镜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喉乳头状瘤切除,术后严密随访。
癔病
学龄期还应该重视儿童心理素质的教育辅导,有报道癔病导致声音嘶哑,可能与患儿的性格、精神因素等有关,也有研究报道与受凉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因有关。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声音嘶哑的突然出现,甚至失声,声调改变明显,有时常出现耳语音,嘱患者咳嗽时、哭笑时发音可正常,精神症状有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,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、表情淡漠、自信心不足等。该病接受嗓音训练后声音嘶哑症状明显好转,必要时还应积极接受心理康复治疗。